躲避雷击,欧空局推迟木星卫星探测器发射时间
欧洲空间局(ESA)原定于当地时间4月13日9时15分,在位于法属圭亚那的欧洲太空港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不过,由于监测到发射期间有雷电天气,欧洲空间局宣布将发射时间推迟24小时,改于当地时间14日9时15分发射。
日本强推排污入海 专家:核污染水未达排放标准
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计划,福岛核污染水将于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目前用于排海的部分设施已启动运行。核污染水曾与熔化的核反应堆堆芯充分接触,含有多种放射性核元素。将这种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没有国际先例。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日本福岛大学教授柴崎直明是福岛废炉安全监视协议会委员,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质与地下水监测工作。他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极高,未达到向海洋排放标准。
长江源湿地碳储量估算科考活动启动
13日,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活动在青海西宁启动。据悉,本次科考活动将通过进一步了解长江源湿地水体、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分布格局,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碳中和生态补偿机制,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实验室西部分中心落地宁夏
4月13日,由中国移动与工信部共建的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实验室西部分中心落地宁夏。该中心将面向党政、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电力、教育、医疗等重要行业、重点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解决信息技术适配工作量大、技术路线多样等问题。
知乎首个中文大模型“知海图AI”开启内测
4月13日,知乎在“2023知乎发现大会”发布与面壁智能合作自研的“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在大会上表示,知乎是一个以人与人的讨论分享为核心的生态,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行至 AI 时代,知乎以问答形式搭建了专业、多元、有价值的“讨论场”。
我国蛇类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发布
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中国蛇类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研究表明:中国蛇类物种多样性被低估,保守估计存在至少36个未被描述的新种。
国内首个交叉类医学基础科学中心启动
4月12日,由院士葛均波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泛血管介入复杂系统” 基础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基础科学中心)启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作为中国交叉科学领域的首个医学类基础科学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对突破中国当前泛血管介入器械进口依赖度高、原创能力不足、临床转化效率较低等“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人都能GPT!微软开源帮用户训练模型
微软宣布开源DeepSpeed Chat,训练速度可提升15倍以上。当地时间4月12日,微软宣布开源系统框架DeepSpeed Chat,帮助用户训练类似于ChatGPT的模型。与现有系统相比,DeepSpeed Chat的速度快15倍以上,可提升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效率。ChatGPT是OpenAI于去年11月推出的聊天机器人,其训练基础是为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即基于人工反馈进行强化学习。
玩具和耳机中检出致癌物!或涉及多个国家
加拿大科学家在11日出版的《环境科学:过程与影响》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指出,他们对在加拿大售卖的耳机、塑料玩具、服装、个人护理产品和室内涂料等消费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在85%以上的样品中发现了可能会致癌的短链氯化石蜡。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解释地球之水哪里来
美国研究人员参考太阳系外行星的资料分析发现,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原始大气里的氢气与地表的炽热熔岩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人员说,这一过程足以解释地球为什么拥有如此之多的水,还可以解释地球的另一些特征,比如地幔高度氧化、地核密度偏低。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卡内基科学学会联合进行,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脑癌治疗新方法:给癌细胞植入“特洛伊木马”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你的“软骨”不可小觑,里面藏着“身高基因”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和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约翰·巴罗纳斯(John M.Baronas)等人在《细胞基因组学》(Cell Genom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软骨细胞成熟的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新发现骨骼生长和身高相关GWAS基因座》(Genome-wide CRISPR screening of chondrocyte maturation newly implicates genes in skeletal growth and height-associated GWAS loci)的研究论文,鉴定了145个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基因,并发现影响软骨细胞成熟的基因变化可能会强烈影响成年人的身高。该研究表明,生长板中的细胞决定了人类骨骼的长度和形状,并可以影响身高。
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侏罗纪时期被子植物化石
近日,兰州大学古生物团队与多方展开合作,对采自我国西北地区的侏罗纪植物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这些化石的被子植物属性。此次研究的植物化石采自青海、甘肃和宁夏三地,因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美丽青甘宁果序。研究团队使用微型CT对植物化石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观察到果实内部具有双层珠被的倒生胚珠,符合被子植物的特征,从而证明美丽青甘宁果序是被子植物属性。
“旧概念”新解特殊双星的形成机制
13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利用吸积致塌缩型超新星原理,揭示了一类特殊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形成机制。4月出版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相关成果。
403秒!我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重大成果,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北大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揭牌
4月13日,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在成都揭牌。该研究院由北大与成都高新区共同建设,是北大在全国唯一的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采取新型研发事业单位运作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担任首任理事长,由北大教授来鲁华担任首任院长。该研究院致力于解决生物技术领域关键问题、突破关键技术,建设产业牵引下的从科学到技术、从项目到公司的转化高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力争建设成为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航天科工自然资源监测雷达获世界雷达博览会金奖
4月14日,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雷达行业创新产品挑战赛结果发布,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机载毫米波高分辨率自然资源监测雷达获金奖。该雷达是该所毫米波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列产品之一,其既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高分辨实时成像,也可对大范围区域进行三维地形测量,提供1:5000和1:10000标准比例尺三维地形测绘产品。尤其是对贵州、云南、四川等我国西南部多云雨地区,该雷达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数据获取,弥补光学遥感能力的不足,保证全地域、高精度地图的快速更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新闻资讯综合门户 » 学术头条:我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日本排放入海的核污染水未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