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老交替阶段的人艺需要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永定门里》正当其时。5月1日,原创京味话剧《永定门里》将登陆首都剧场迎来首轮演出。
凝聚几任院长的心血和感情
《永定门里》凝聚了北京人艺几任院长的心血和感情,为其操刀剧本的编剧锦云,即人艺第二任院长、著名剧作家刘锦云,《永定门里》是他继《狗儿爷涅槃》《风月无边》《阮玲玉》等话剧代表作后倾力十余年创作的又一部作品。刘锦云以遒劲的笔力横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时代变迁,围绕肖大力、冯静波两位走上不同道路的男主角,展开他们之间长达30年的较量与竞逐、坚守与蜕变,彰显信仰和人性的力量。
《永定门里》创作筹划于人艺第三任院长张和平时期。时任艺委会成员、后来成为人艺第四任院长的任鸣导演当年写下“读后感”赞叹:“这是一个很好看的悲喜剧,有很强的戏剧观赏性,是个相当不错的剧本,很有故事性,戏抓人。台词写的好,有性格,有幽默感。几位主要人物有性格,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丰富,具有多面性。”2022年,任鸣猝然离世。今年1月《永定门里》正式建组,唐烨担纲导演,苗驰、杨明鑫、原雨等人艺中青年演员与2022级学员班共同参演。
刘锦云
唐烨
延续京味但另有创新和突破
《永定门里》延续着人艺对纯正京味的坚守与挖掘,但无论是在舞美设计还是表演状态上,都会有所创新和突破。
“锦云老师写的戏特别写意,就像一条线,但我们需要把这条线填补完整,把饱满的内容展示给观众。”唐烨说,“这部作品的舞台呈现追求写意与写实的结合,在实与虚、真与假、动与静中,追寻历史的真相,还原历史的原貌,从细节中探寻历史,窥见真实。”比如,剧中运用的警察制服、配枪以及墙上标语、小院陈设、桌椅板凳等种种布置都浸润着真实的年代感和丰富的信息量,让一幅生动的北京南城时代画卷跃然于舞台之上,如同“一幅中国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难在演出年代戏的真实感
在现实空间之外,《永定门里》另有一层重要的精神空间,以虚实转换凸显人物强烈的内心冲突和灵魂撞击。《永定门里》对人物心理的深层刻画非常耐人寻味,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而要把这样的角色演得令人信服、要在没有模板的前提下找到原创年代戏的真实感,对年轻演员来说是很大的难点。剧组为此特意安排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演员赴档案馆参观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通过大量的背景积累去探寻过往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面貌,从而塑造鲜活可信的人物形象。
年轻人们“鲜活的面孔”,让刘锦云非常兴奋。老人家八旬高龄,媒体见面会现场,身形清瘦的他坐着轮椅,但一说起剧院,便神采奕奕。这些年,刘锦云很少出门,但依旧会关注剧院里各种作品的创排情况,“老前辈给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他们留下的思考、表演和经典作品,可以让年轻演员一直消化。”而对剧院的未来,刘锦云留下了12字的祝愿与期待:“越办越好,前途无量,发扬光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人艺新戏《永定门里》五一上演 北京南城时代画卷跃然于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