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网讯 由陈思诚监制,戴墨导演,张冀编剧,张译等主演的电影《三大队》正在上映中。日前,该片编剧张冀接受时光网的专访,分享影片幕后故事。
电影《三大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原载于“网易人间工作室”,原作名为《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作者深蓝)。
刑侦大队队长程兵(张译 饰)带领的三大队在办理一起恶性案件的过程中导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被判入狱。出狱后依然坚持以普通人身份追踪在逃嫌犯……
张冀在采访中透露,其实在第一次看到《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这篇文章时,他并没有立即产创作的冲动。“其实我刚看的时候并没有一种马上把它改出来的那种冲动。因为首先对刑侦题材,我没有接触过。第二我感觉这个项目,这个人物,他离我比较远。当时有这个想法,但是后来我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这个题材特别珍贵。”
电影《三大队》的剧本相较于原作文章,最大的改编是将一个人追凶改成了一队人追凶。张冀解释,这个改动其实来自灵光一闪。“我觉得很幸运,像那种脑中闪念,觉得应该是个群像故事。因为一个人追凶或者一个人上路这种电影很多,我觉得审美有点疲劳。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一群人上路,然后他们逐一地离开,这个是在我决定做这个项目几乎同时就定下了一个结构,很快,我好像创作改编没有这么快过。”
“最终定了这个结构,我觉得是很幸运的,就是它好看。从戏剧性来说,从人生的聚散来说,从主题的对照来说,因为他们的选择,最后也印证了,映衬了程兵的选择。也让我们在更强烈的对比中看到他选择的价值。”
很多观众评价《三大队》中的警察形象生动真实,张冀透露,很多人物细节都来自真实生活。“我是习惯去体验生活的编剧,在生活中找原型。这些人除了程兵以外,这五个人都是我在生活中有影子的,然后把他们拿过来,不是照搬,是给他做增减。如果弱,就把他加强。其实我是在对原型,对生活,对很多细节有一定掌握,我才动的笔,这个大概花了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我跟我的团队,一块到这个生活中,到基层警队,到南方的一些公安局,派出所去做采访。所以在这些原型人物的塑造方面,我觉得最有底气的,就是我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人。”
“比如说陈冰的那句话,没有谁能够活在真空里。这句话是在警队的一个档案里看见的,就写在笔记本上,我们就把它拿过来了。还有就是比如说,他们喝酒的时候,聚餐的时候唱《少年壮志不言愁》,也是他们的刑警之歌,他们都唱这个歌。还有比如说他们出去执行任务,他们那些术语。比如说我在有一次采访中就发现,他们每个刑警执行任务那个车的座椅下都放了一个很大的塑料袋,开始不知道是干嘛的,最后才知道是他们蹲点的时候,上厕所用的。我们没用在戏里。但是其实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细节。
“还有那个,比如说小徐在要办大案的时候,他说我要办大案啊,他那个师傅,程兵的师傅老张说,大案背后都是各个家庭。这个也都是我们在警队的时候听见,有一个老刑警跟我们说的原话。还有比如说他们去案发现场的时候,他们拿超市里的那个鞋套,塑料袋给他们当鞋套,就是很多警队因为用鞋套用得太多了,没了就拿那个超市里边塑料袋给当做鞋套用。其实都是生活中有质感的细节。”
作为编剧,张冀创作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等作品都是现实主义的风格,这次《三大队》的创作,张冀形容是“一次非常传统的向现实主义的回归”。
“我虽然是现实主义风格,但是这么严谨,这么传统,这么有一种古旧味道的现实主义,我觉得是我都没有做过的。它就是写人,写人生,写细节,它没有靠别的东西,花里胡哨的没有,强刺激的也没有。它就是靠这个平实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这种细腻的转换中,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看到我们的家人,看到我们的人生。我们知道这个路上,可能会因为暂时的困难,我们会停下脚步,但是第二天太阳升起来,我们继续往前走。就讲这个,它通过这个,特别是通过这些三大队这些人,他们不同的选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的际遇,又通过他们的人生的际遇,看到不同的命运的方向。这时候是能够帮助我。我相信也能帮助观众认清,其实生活它没有那么简单,但生活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它可能提出了一些问题,它没有答案。但是这些问题会让我们心里边敞亮一点。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做到这个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观众认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专访电影《三大队》编剧张冀,“一次非常传统的向现实主义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