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
对印度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
而且是
大好事。
10月22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有这样一则问答。
路透社记者询问:
昨天,印度外长表示,印中两国已就在喜马拉雅争议边界的巡逻安排达成一项协议,这将有助于实现脱离接触,并解决2020年以来的冲突。外交部能否证实该协议?能否提供更多信息?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答:
近段时间以来,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中印边境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双方已就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中方对此予以积极评价。下一步,中方将与印方落实好上述解决方案。
请注意:
达成解决方案,中方予以积极评价。
毫无疑问,这对波折不断的中印关系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中印关系,有望翻开新的一页。
事实上,印度方面已经表达了这种期待。
路透社记者提到的印度外长,就是印度老资格外交官苏杰生,他在21日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就边境巡逻问题达成了协议,并已恢复到2020年的位置。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说,我们与中国的脱离接触进程已经完成。”
恢复到2020年的位置,也即恢复到中印边境摩擦之前的状况。
苏杰生评价,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归功于“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外交”。
他补充说:
“我们一直说,如果扰乱了和平与安宁,双方关系的其余部分又怎么能向前发展呢?”
看了一下国际媒体的报道,第一反应,都认为这是中印关系的一件大事,对中印外交以及经贸往来,都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当被问及这一进展对中印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时,苏杰生回答:
“这刚刚发生。我们后续将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措施。我不会这么快下结论。”
(二)
过去四年,中印关系,却让人不得不摇头。
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后,我们看到,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印度政府一些举措让人无语。比如,多次封禁中国APP、各种审查中企投资提案、无端打压在印中企、大幅削减甚至不批对方签证……对此,中方多次表示坚决反对,要求印方立即纠正歧视性的做法。
印度的种种操作,达到目的了吗?
恰恰相反。
我看到,《日本经济新闻》最近一篇文章就说,
“印度为迎合国民感情而推出的‘抵制中国’行动失败了”。
可以说,一败涂地。
日媒文章就说:
印度政府呼吁本国企业抵制中国产品,希望借机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革新,提高原材料和工业设备的国产化率,削减因进口中国电子零配件和化学原料造成的贸易赤字,同时向意图围堵中国的美国邀功,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
但结果却让印度很意外:
不仅国产化没实现,反而中国进口飙升。某位印度大使级外交官很愕然说:“印度的私营企业本就不会轻易遵从政府的要求,突然让他们实现(原材料)国产化根本不可能。”
文章还说:
印度在从化学原料、塑料制品到汽车零配件、电子设备、医药产品原料、化肥在内的多个领域依赖从中国的进口,“如果在这些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不能迅速解除,那还是吸引中国企业来本国生产对印度更为有利。”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是永远的利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对印度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