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把监督跟进到民生资金使用的最末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审计机关一定能推动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26日,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促进就业、城乡义务教育、乡村振兴等方面,本次审计报告专门公布了民生问题审计结果,深入揭示了失业补助被蚕食、政府持有的公租房被违规融资抵押和担保、部分学校违规收费和处置资产、一些地区拖欠截留农户分红和务工工资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充分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的责任与担当。
审计报告披露的重点民生资金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不关系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可谓是触目惊心。这些问题涉及的违规违法行为,不仅严重蚕食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让保民生的一揽子好政策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效能上打了折扣,使政策的精准性产生某种偏移,干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从促进就业资金审计看,按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用工企业,可返还其已缴失业保险费作为稳岗补贴。但19省565家劳务派遣公司利用替用工单位代缴失业保险费而取得参保企业身份,将应发放给劳务派遣人员和用人企业的9.8亿元稳岗补贴申领后滞留截留;13省235户企业利用国家2020年以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和简化审批流程之机,临时招揽社会人员骗取失业补助5233万元;此外像伪造劳动合同骗取稳岗补贴、搞虚假职业技能培训套取专账资金……手段之恶劣、花样之繁多,让国家促就业、保民生的宝贵资金俨然成了“唐僧肉”。
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结果看,有的地方虚报校舍面积、挪用农村校舍安全保障资金,有的地方拿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发放福利,有的地方违规收取赞助款、补课费、强制学生购买电脑……国家教育惠民投入的“真金白银”,在一些地方摇身一变成了“提款机”,国家三令五申降低学生经济负担的规定,被某些地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乡村振兴产业帮扶资金的审计情况也不容乐观。部分地方帮扶产业发展基础不牢,或缺乏配套基础设施、技术和人才支撑难以为继,或项目未对接群众意愿、脱离当地资源禀赋,建成后即闲置,涉及帮扶资金超过71个亿。部分项目仅向脱贫群众简单分红,部分金融、土地等产业配套衔接政策未落实,让乡村振兴的资金使用效率受到不小影响,因地制宜利长远的构想被虚化。
无论是稳定就业、义务教育,还是乡村振兴,无不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的重要抓手,无不是致力于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政策温暖直抵人心的关键环节。从国家层面看,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强化义务教育补短板、增供给、提质量,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都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予以保障。从社会期待看,高质量充分就业、高质量义务教育、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任何与国家大政方针相违背的做法都须依法严厉打击,任何瞄准民生资金蚕食群众获得感的“歪点子”都必须坚决叫停。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依法维护和保障民生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持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把监督跟进到民生资金使用的最末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审计机关一定能推动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牢民生底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不让蚕食群众获得感的“歪点子”瞄准民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