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养生、绿色的和府捞面又遭质疑。5月14日,社交平台上有短视频博主曝出关于和府捞面使用“科技与狠活”的内容。根据视频内容,和府捞面从汤底、面条、浇头到配菜均是保质期长达一年的料理包,其中慢熬鸡汤配料表长达6行。另外,部分门店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直接将料理包放在沸水里加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析出遭质疑。和府捞面自出道便一直打着中式养生的招牌,其价格也一直被称之为“高贵”,不久前更是因#被曝含预制菜#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时仅回应门店餐品是当天制作。面对接二连三的质疑,和府捞面健康养生的滤镜还能保持多久?
根据曝光视频显示,有此前和府捞面员工向短视频博主透露,在和府捞面配餐时,一些面条、浇头产品的配料表有很多添加剂。例如,慢熬鸡汤配料表长达6行,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脱氢乙酸钠、特丁基对丙二酚、食用香精等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普通的鸡蛋面包含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多种水分保持剂。
另外,视频中还显示了雪花梅肉、软糯猪软骨、蒜香鸡全翅等食材的标签,配料表中均含多种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以及防腐剂等。
除此之外,根据曝光者透露,门店规定用温水煮料理包,实则店员用的是开水,在视频中也放出“员工直接将料理包丢入沸水锅里”的画面。对此,直接将料理包放在沸水里加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析出也遭到质疑。
根据上述事件,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和府捞面,对于上述的质疑和具体情况,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应。
实际上,这并非和府捞面首次因为料理包遭受质疑。今年3月,“和府捞面被曝含预制菜”话题登上热搜。据凤凰WEEKLY,外卖软件中和府捞面的宣传图上有着“养生食材,健康不贵”八个大字,但在社交平台上,时常有消费者称,和府捞面的员工当着他们的面将料理包里的东西挤进了面碗当中。一碗面,汤头来自科技与狠活的冲调,浇头则源自保质期100多天的料包,如果还把自己定位成养生好面,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作为粉面圈的“香饽饽”,和府捞面从2016年到2022年连续融资6次,从出道便以草本养生为招牌,走着“高贵”路线,其价格也曾备受争议。去年12月,和府捞面提出“养生普惠”的理念,并做了极致的价格分层,不仅价格带覆盖25―108元区间,还放大了20―30元的产品矩阵,这次价格分层,意味着和府捞面把“高贵”的标签改写为“高端不贵”。
不过,通过上述事件的发生,消费端其实更大程度在意的并非是使用料理包,而是打着“养生食材,健康不贵”的招牌却在用配料表如此丰富的料理包。有网友表示,“既然加了那么多添加剂,那就别打着健康的名义”,当然也有消费者称,产品添加剂只要符合国标就没问题。
此前,和府捞面因#被曝含预制菜#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时仅回应门店餐品是当天制作。而这当天制作的定义和具体指向的确如同消费端所质疑的较为模糊。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从曝光的食材来看,门店现做不现实。从配料表来看,添加剂主要是为了口味口感的调和。以鸡蛋面为例,其配料表成分主要是为了复水性和口感。实际上,预制也好,合理使用添加剂也好,是正常现象,但需要将实际情况告诉消费者。
纵观整个粉面市场,品牌化持续向纵深发展,赛道上新品牌不断涌现,口味、价格、场景等方面的竞争激烈,从产品到消费场景,再到品牌调性,对于包括和府捞面在内的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
去年,和府捞面宣布进入直营+联营的模式,预计到2026年,旗下和府捞面门店数量将超过2000家,阿兰家将超过1500家。同时,和府捞面将瞄准下沉市场,下沉到2000+个县级单位,加密城市的门店网络。对此,不难看出和府捞面抢占市场份额的决心。不过,如今面对多次遭遇“健康”定位的质疑,和府捞面仅在规模上加速跑远远不够。
知名品牌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表示,和府捞面此次事件引发了消费端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与质疑,对品牌声誉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对此,和府捞面应立刻采取行动,进行深入调查,并向公众公开透明地披露调查结果。同时,品牌应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例如对涉事门店进行整改,加强对全国门店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詹军豪进一步表示,若未能积极合理处理相关事件,可能会有损品牌以往一直打造的健康养生定位。粉面市场竞争激烈,品牌还需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不断优化产品的口感和品质,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食品选择,并加强服务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配料表6行 和府捞面陷“科技与狠活”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