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财经

上半年GDP十强城市稳中有变:沪京深领跑 重庆坐稳第四

  上半年内地GDP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

  主要经济大市的上半年"成绩单"已全部出炉。整体来看,GDP十强城市及位次与去年同期完全一致,但内部正在发生值得关注的变化,包括经济增速产生分化,增长动力出现失衡等。

  根据各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内地GDP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

  从经济增速来看,十强城市的GDP实际增速(同比,下同)有一半高于全国(5.0%),分别为苏州(6.2%)、重庆(6.1%)、深圳(5.9%)、北京(5.4%)和武汉(5.3%)。

  第一财经记者计算发现,十强城市的GDP名义增速则有8个高于全国(4.0%),只有2个低于全国。名义增速最快的是深圳(6.2%),增速超过5%的还有北京(5.7%)、杭州5.6%、重庆(5.5%)和苏州(5.3%)。名义增速低于全国的南京只有3.5%,广州更是只有1.2%。

  由上可知,北京、深圳、重庆、苏州、武汉5市的GDP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双双跑赢全国,广州、南京2市的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则同时低于全国。同时,十强城市中有6个的GDP实际增速高于名义增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天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城市的GDP实际增速普遍高于名义增速,下一步需从更宏观的角度解决通缩隐忧,鼓励最终消费。

  沪京深继续领跑,重庆坐稳第四

  十强城市中,上海、北京和深圳继续保持前三,GDP分别达22345.59亿元、21791.30亿元和17302.22亿元。

  其中,北京和深圳的半年GDP同比增量超过了1000亿元,分别为1170亿元和1004.62亿元。上海在去年增量达2040.86亿元的高基数情况下,今年增量有所回调,增长955.42亿元。总体来看,沪京深三市在GDP总量和增量上均持续领跑全国。

  重庆上半年GDP首次超过1.5万亿元,达15138.24亿元,经济总量再次超过广州(14297.66亿元),坐稳全国第四。今年上半年,重庆GDP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92.29亿元,而广州同期增量仅166.97亿元,二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了超过600亿元。不过,由于重庆的总面积是广州的11倍左右,经济密度显然远低于广州。

  作为传统工业大市,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低于全国6.8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生产持续承压,实现增加值下降16.4%;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增长8.1%和4.0%。

  此外,上半年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低于全国1.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1.55亿元,同比零增长,低于全国3.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3117.8亿元,下降4.1%,增速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全面失速。

  相比之下,重庆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倍,带动重庆汽车产量重返全国城市第一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4.88亿元,增长3.9%;出口2358.8亿元,增长2.8%,三项数据也均优于广州。

  十强城市中另一个增速较低的城市南京,则被身前第九名的武汉进一步拉大了差距。上半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7.42亿元,比武汉(9975.19亿元)少了1367.77亿元,同时,比身后第十一名的宁波(8207.9亿元)仅多399.52亿元,南京的前十之位并不稳当。而武汉与第八名的杭州(10137亿元)相差只有161.81亿元,坐九望八并非不可能。

  深苏竞速,工业和外贸是利器

  如前所述,上半年,深圳和苏州分别是十强城市中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最高的城市。细看两地成绩单可以发现,工业和外贸是两地共同的增长"加速器"。

  上半年深圳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3.3%、37.6%、29.1%。

  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工业是深圳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上半年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定、竞争压力增大等各种挑战下,深圳经济依然维持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较高增速,工业发展形势稳定厥功至伟。

  "基本盘"稳定直接强化了投资信心。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49.2%。

  今年以来,深圳外贸持续猛增,继前4个月进出口总额拿下2015年以来首次内地城市冠军后,上半年数据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位置,实现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31.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34.9%,亦为历史同期新高;进口7924.5亿元,增长26.5%。

  "最强地级市"苏州同样势头强劲,上半年GDP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江苏省1.2、0.4个百分点。去年苏州经济总量虽然位居全国第六,但4.6%的实际增速在26座万亿GDP城市中名列倒数第三。今年以来,苏州强势回归,一季度GDP增速在26座万亿GDP城市中高居第一。

  上半年,苏州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行业产值增长面达62.9%,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8.1亿元,增长5.0%,其中工业投资1023.4亿元,增长12.9%。消费表现尤其亮眼,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2.9亿元,同比增长7.4%,大幅超过全国3.7个百分点。

  外贸方面,上半年苏州实现进出口总额12316.9亿元,增长9.2%。其中出口7632.2亿元,增长9.9%;进口4684.7亿元,增长7.9%。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出口分别增长14.5%、20.9%、44.4%,侧面反映出当地持续发力的外贸调结构初见成效。

  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服务业现回调

  工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对GDP的拉升起到核心引擎作用。上半年GDP十强城市的经济表现与其工业表现高度相关。

  例如,北京、深圳、重庆、苏州、武汉5市的GDP实际和名义增速均跑赢全国,得益于工业的高增长。广州的工业承压较大,规上工业增速为负数,显著拖累了GDP增速。

  对此,郑天骋认为,总体来看,现时我国主要大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同时面临传统工业领域承压和新质生产力工业领域快速发展的正向及负向两种趋势。以工业增速最快的深圳为例,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高速发展,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3.3%、37.6%、29.1%。

  而传统制造业强市广州则面临着转型困难。作为广州最大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生产持续承压,上半年实现增加值下降16.4%。郑天骋认为,未来,预计广州将在这方面持续承压,亟需通过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

  在服务业方面,上半年,GDP十强城市的服务业增速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增速最快的是重庆和上海,增速为5.8%,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8个百分点和减少了2.4个百分点。此外,北京、成都、杭州、武汉和苏州的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国(4.6%),分别为5.4%、5.1%、5.0%、4.9%和4.7%,但比去年同期分别低了1.2、0.5、4.3、3、0.6和0.5个百分点。南京的服务业增速跟全国持平,深圳、广州的增速低于全国,分别只有3.5%和2.8%。

  郑天骋对记者分析,这主要与市场信心不足有关。一些服务业大类内的关键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承压较大。不过生产性服务业及高技术服务业依然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上半年,上海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4%;北京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广州和武汉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2.5%和9.7%,都是可圈可点的表现。

  "三驾马车"两强一弱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上半年GDP十强城市呈现两强一弱的失衡态势,其中投资和外贸出口整体较好,消费则相对疲软。

  表现最为亮眼的是出口数据。其中,深圳尤为突出,上半年无论出口总额、出口增速、出口增量,还是进出口总额,均为十强城市第一位,半年出口增量超过3500亿元。此外,苏州、武汉的出口增速分别达9.9%和9.8%。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现良好。上半年,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10.2%、9.6%和8.9%,分别比全国平均的3.9%高了6.3、5.7和5个百分点。此外,苏州、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我国投资正在向核心城市聚拢的趋势。

  消费数据则整体疲软,GDP十强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普遍放缓。其中,四大一线城市京沪穗深的增速分别为-0.3%、-2.3%、0和1%,分别比上年同期放缓了4.8、25.8、8.7和10.5个百分点。当然,去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第一年,消费增速的基数较高是个重要原因。

  郑天骋认为,目前消费疲软依然是阻碍我国GDP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下一步,应持续推进以促进消费为目的的经济政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上半年GDP十强城市稳中有变:沪京深领跑 重庆坐稳第四

分享到:更多 ()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姜文山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