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湖北武汉汉剧艺术立法调研座谈会召开。拥有近400年历史的梨园瑰宝——汉剧,有望在地方性法规的保护下开启新发展。
汉剧发源成熟于武汉,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四百年历史,其首创“皮黄合奏”,唱腔优美,曲调丰富。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徽班进京、汉调北上、徽汉合流”,对我国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京剧的“母体”之一,国剧之源当之无愧。汉剧广泛流播于广东、湖南、陕西、河南、福建等省的部分地方,目前全国有汉剧院团20余家。
武汉汉剧院院长、党委书记介绍,近年来,该院频频推出汉剧精品,新编历史题材汉剧《宇宙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霓裳长歌》荣获湖北省舞台精品创作工程项目和湖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以来先后获得戏曲“梅花奖”1人,入选全国“万人计划”1人,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成为汉剧舞台表演及创作的中坚力量。
2019年,在武汉举办了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2021年3月,国家级层面的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艺术展演在武汉举行。
然而,汉剧传承发展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突显,包括汉剧长期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撑保障不够、融入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能力不足、演出力量不够及受众群体较少、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和氛围环境不浓厚等。
“希望通过汉剧立法保护,在组织领导、传承和研究、创作演出生产条件、团体发展、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普及宣传等方面,给予汉剧传承发展全方位的扶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引领、多元发展的格局,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实践传统保护与现代创造。”黄朗说。
武汉汉剧艺术立法专家团队表示,汉剧的保护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立法是将其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正在推进的汉剧传承保护立法,将从明确对汉剧传承保护机构的定位、传承研究经费的保障、专业人才的保障、演出活动的保障、知识产权的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汉剧传承和研究的政策等方面展开。
延伸阅读:
- 艺术 | 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武汉开演
- 艺术 | 汉剧《夫人城》:在东方美学现代化的追求上前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艺术 | 湖北武汉:推进汉剧保护传承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