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第八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展演重要剧目,由上海大剧院出品、沪苏等地联合打造的昆曲《浮生六记》将于3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连演三场。届时,首都戏迷熟悉的施夏明、单雯、李鸿良等多位昆曲名家和新秀将以原汁原味的“南昆风度”演绎文学名作《浮生六记》,在舞台上重现沈复和芸娘悲欣交集的一生。2月29日,该剧在北京举办北京站首演见面会,出品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制作人林恺,导演马俊丰,主演施夏明、单雯等主创主演代表共同分享了创作和演出的幕后感想。
清代文学名着《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笔记式作品,记叙了作者沈复与妻子芸娘平凡又富有情趣的家居生活和漫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有“小红楼梦”之誉。学者俞平伯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英文版译者林语堂读罢深感“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称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据介绍,“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在创作昆曲《浮生六记》剧本时,没有简单再现文字间沈复和芸娘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握原着里夫妻二人相知相守的情感内核,表现沈复通过创作《浮生六记》思念芸娘的“悼亡”之痛,在剧作的结构方式上赋予浪漫奇幻的电影质感,从而探讨永恒的文学和爱对于生离死别的超越。本剧导演、执导过舞台剧《繁花》等剧作的上海戏剧学院导演马俊丰表示,他着力表现舞台上细微之处的情感波澜,充分调动现代的舞台效果,在作曲孙建安、舞美设计张庆山、灯光设计胡耀辉、服装造型设计赖宣吾、编曲李哲艺等主创的携手创作下,以及施夏明、单雯、李鸿良等众位主演的共同演绎下,在舞台表现上既守护了古典戏曲不可替代的审美意境,也避免了当代表现传统戏曲时的重复套路。
张笑丁告诉记者,《浮生六记》过去已有话剧、越剧、京剧等舞台改编创作,上海大剧院选择将《浮生六记》搬上昆曲舞台,作为“东方舞台美学”系列的开篇之作,努力汲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精华,力图打造出一部深具南昆典雅、细腻的艺术风格,又不失当代审美的原创昆曲作品。昆曲《浮生六记》自2019年成功首演以来,陆续获得2020年“京昆艺术紫金奖”的优秀剧目奖、优秀音乐(唱腔)奖、优秀舞美奖等多个奖项。去年成功摘得梅花奖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和同为梅花奖获得者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这对观众眼中昆曲演员的“金童玉女”组合,从2019年首演至今都是昆曲《浮生六记》饰演沈复和芸娘夫妇的不二人选,此次来到北京,二位将又一次默契携手呈现沈复与芸娘之间超越生死的深情。施夏明告诉记者,此次在北京演出的原班人马还有饰演王婆的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鸿良,以及分饰沈母、沈复好友张禹门的“省昆”第三代名家裘彩萍、顾骏。“省昆”第五代新秀,第十八届小梅花金奖得主李静阳则将作为新鲜血液参演,饰演沈复再娶的妻子半夏。昆曲《浮生六记》首度将以“省昆”全员阵容登台一展纯粹精致的“南昆风度”。
原着《浮生六记》是由清朝苏州文人沈复撰写的自传体笔记小说,叙说作者与妻子芸娘的际遇,既有深厚的情感底色,又展现了江南文人的生活情趣。制作人林恺认为:“《浮生六记》就应该是昆曲的,这200多年前江南文人写的文字,有着一种魔幻的超时代情感与画面,那让人艳羡的性情与生活,就只有昆曲才配得——既能在古典中穿梭,又能在现代里徜徉的极美情致。”张笑丁说,昆曲《浮生六记》由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演艺机构和戏剧人才共同呈现这一根植于江南文化土壤的故事,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达成长三角文化的共融共赢。在舞台之外,上海大剧院还持续开掘《浮生六记》IP价值,创意开发文创产品,陆续推出竹丝扣瓷茶具套装、莳绘金彩手工盖碗、传统线香等,把文学经典和非遗中蕴藏的中国古典人文雅韵,重新带回当代生活。
(配图均为昆曲《浮生六记》剧照,由受访者提供)
延伸阅读:
- 艺术 | 古老昆曲中的婉转爱情
- 微评十三艺 | 昆曲《瞿秋白》: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碰撞与融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艺术 | 呈现“东方舞台美学”的江南风雅,昆曲《浮生六记》将在京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