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文旅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巴蜀文旅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求文旅融合现实所需,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ORIA和睿设计操刀的四川南充“阆中水城酒店”项目为川东北地区提供丰富的旅游配套,为创建阆中嘉陵江旅游度假区贡献了力量。“阆中水城酒店”曾获2023TTIA国际设计奖,2023IDA美国国际设计大奖Hospitality Architecture Design- Hotels铜奖,将巴蜀文化输出到世界旅客的视野中,亦成功实现了“以文塑旅”的城市愿景。
自古,巴蜀大地孕育了根源深厚的华夏文明,接壤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千里嘉陵江从秦岭蜿蜒而下,进入四川南充。国家首批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南充阆中古城便是其一,阆中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这里被誉为“阆苑仙境”,也是“巴蜀要冲”。逐水而居的人们已在此生活了两千余年。
2017年,ORIA和睿设计的主持建筑师吴文博初览“阆中水城”,这处位于距离古阆中城7.5公里处文家沟地块的未来度假胜地,正试图在山水之间营造一处平和幽静的度假之所,填补古城野奢住宿体验的缺失之憾。此后,吴文博带领和睿团队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场地的原始自然条件,通过设计手法将山水相依的原生态环境优势放大,希望人们在此探索旅居体验的本真,还原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想象。
延续“城市文脉”的精神力量
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物质、情感、精神全方位需求满足出发,打造重塑生活美学、探索生命本真的度假目的地?
溯古源今,在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中称古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象之式拱卫古城。城市的选址、布局,融山、水、城于一体,堪称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之美融合的典范。迄今,城中仍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
设计团队从整体规划开始,抽取阆中古城的传统文化布局,结合基地自然山水特征,形成负阴抱阳、金带环抱的整体格局。充分发挥古老文化沉淀的力量,融合阆中极具特色的山水风貌,形成了如今独具川西风味的城市意象,为阆中水城打造了丰富的场域景观体验,并传递了古国文化情感。
在建筑设计上,吴文博深入研究当地民居造型特色,结合在地材料参与建造,构建传统中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载体。阆中古民居以统一简洁的双坡顶为主,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并带有局部的川式民居特色。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
来到阆中的人们,生活将去向何处?
落成后的阆中水城酒店充满野趣的庭院水景、序列错落的屋檐,搭配高度丰富的台基创造出的动线与逗留空间,仿夯土涂料与木饰面的天然属性,保证建筑与山水的自然融合。丰富开放的檐廊、挑台,实现了外部山水景观与室内空间的无缝交融。实木、石材等不同材料的混搭,构造出别样的地域风貌,实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过渡。
观者来到阆中水城酒店,首先着眼于独特的山谷的地形,引入嘉陵江的水色以及生长在这里的香樟、柳树黄杨,它们与落成后的当代建筑和谐共生。酒店的主入口抽取带有地域性的仪式感的传统木构元素,体现了在地文化韵味。
位于场地核心区的临水大堂是建筑群落形态张力的高潮部分,建筑本身开阔的视野,将中央湿地与嘉陵江一览无余,从江面回望,公区的大体量建筑被其隐与身后,只有错落的屋顶,与古树,山色融为一体。步入内庭,其合院客房、滨水客房、民宿,都发挥了自己布局的魅力,组合出变化多样的村落风景。在山丘上下漫步,无论何处都能够感受到水的气息。风雨连廊、山间小巷,连接着散布的建筑,讲述着独有的在地文化故事。这处隐匿在山水之间的场域,刻画着千年的文化意向,诠释着这片土地本来蕴含的诗意。
后记
旅行本身是一种平常生活之外的体验,而刺激这一体验产生的是对生活的想象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如今也早已从单纯的休闲度假模式发展到了注重生活体验,人文关怀生活方式的阶段。能让人们在物质,情感,精神三个维度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个社区才能成为一个生活解决方案,它才有价值和意义,生活美学仪式感日常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日常化,成为一个生活文化艺术融合地。
在巴蜀文旅高速发展的推动下,阆中水城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与古城文化相结合,打造了集生态、观光、康养于一体的文旅度假示范区,携手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夜游+演艺”“体育+旅游”等方式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延续城市文脉力量,构建向往的生活——ORIA和睿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