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啊哥萨克,顿河边的哥萨克……”悠扬动人的哥萨克民歌再度响起在中国观众耳边,波光粼粼的“顿河”也再次“流淌”在中国的舞台上。由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执导,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演出,改编自著名作家肖洛霍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巨著的俄罗斯戏剧史诗《静静的顿河》,继2019年在中国巡演引起轰动后,时隔四年重返中国舞台。11月10日至12日,该剧在首都剧场上演,长达8小时的演出不仅让人观之不倦,心潮澎湃,剧终时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最令人感触的是,四年的风云变幻,当下的战争冲突,都让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感悟。这承载着历史时代、民族命运、个人情感的“顿河”,经过时光的淬炼与岁月的沉淀,依旧波澜壮阔,更加震撼人心。
《静静的顿河》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动荡年代。十年前,格里高利·科兹洛夫导演在为这群80后90后演员排演该剧时,带领他们去考察生活,跟真正的哥萨克民族交流,学习舞蹈音乐和生活方式,但在改编剧本时淡化了战争和政治,将个人的情感与命运凸显在大历史背景前。因此,贯穿该剧始终的是恣意的青春、狂野的生命,以及哥萨克人用歌声、欢笑、呼喊,甚至打架斗殴来表达痛苦、不平、苦闷的生命状态。即便男欢女爱、恩怨情仇在时代风暴中被击打得支离破碎,但他们永远都在用笑、用唱、用舞来表现面对痛苦绝境时的不屈意志。
如今,经过十年共同成长、经历扎实细腻表演训练的演员们,激情依旧饱满,台风更加稳健,而对剧中有关婚姻、家庭、战争、生死的内容,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亲身经历和切肤之感,表演火候也就更加炉火纯青。而那些原本离我们遥远的历史,也有了振聋发聩的当下意义。
让很多首次观看该剧的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感到吃惊的是,这样一台时空跨度巨大、人物和场景非常繁杂、长达8小时的史诗巨作,整个舞美设计竟然是只要一个集装箱物资就构建而成的“一景到底”,但却不会让人觉得单调沉闷,反倒更加突出表演的重要和演员的光彩;并且节省出来换场时间,让演出节奏更加紧凑,也让时空变化、场景转换、人物调度、心理活动都更加自由顺滑无缝衔接,同时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用土墙、麦草、秸秆、木栅栏构成的布景,充满乡村田园诗意气息,随时可以切换成梅列霍夫家、阿斯塔霍夫家、科尔舒诺夫家、莫霍夫家,或是田野、庄园、军营、酒馆……无论是集体收割的劳动场景还是颠沛流离的战乱场面,无论是月下情人的幽会还是热闹的家庭生活,也都在同一个景中展开;舞台两侧铺满干草的木质台,既可以是床、桌、椅,也可以随时变成飞驰的马车;女人们手中挥舞的围巾、男人们高高举起又重重砸下的大衣,象征着收割庄稼的工具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最让人惊叹的,是舞台正前方竟然还有一条承载着哥萨克人民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顿河”,波光粼粼,水花四溅,姑娘在河边洗衣、洗澡,村民在河边钓鱼、劳动,小伙子藏在水里和心爱的女人捉迷藏……而舞台后方一扇时开时闭的大门,既是一些重要的生活场景,也是一道象征着生死的“天堂之门”。
这些或真实或虚拟的场景,随着人物和情境随时转换,以小说和影视都无法取代的戏剧假定性,深深吸引着人们目不转睛、毫无倦意地跟随着演员们细腻自然、激情饱满的表演,以及一曲曲恰到好处出现的哥萨克民歌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沉浸于波澜壮阔的宏大史诗和纷纭复杂的幽微人性当中,感受着历史与现在、民族与个人,情感与命运的碰撞,在心中激荡出共鸣与感动。
这样质朴又智慧的舞台处理方式和艺术审美焕发的光彩,和充斥着各种奢华制作、豪华舞美、耀眼灯光、泛滥多媒体、各种感官刺激的当下中国舞台形成强烈反差。也让人不由得思考,戏剧的魅力到底与何有关?我们到底该追求怎样的艺术审美和舞台表达?在拥有了丰富高超技术之后,是否还能以返璞归真的状态,真诚表达对人性和生活本质的深刻认知?当我们以为走得更远时,是否已经在舍本逐末中忘记了初衷?因此,这样一台看上去似乎传统、朴实甚至带有粗糙质感的俄罗斯戏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经典名著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永恒力量,更是面对今天这个时代所应具有的反思与自省。(王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静静的顿河》 依旧波澜壮阔 更加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