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汽车网10月31日讯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汽车出海屡创佳绩。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上半年,中国又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正当中国车企想乘着新能源的春风在全球市场弯道超车时,欧盟却来了一波保护主义。
欧盟在10月初宣布对产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正式启动反补贴调查。由于涉及公司数量较多,欧盟委员会采取抽样方式确定最终调查目标。当地时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作为目标公司。
日前,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对欧盟反补贴回应称,吉利控股集团将积极配合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汽车是全球性行业,吉利控股集团一贯尊重自由贸易,主张公平竞争,严格遵守世界各国法律法规,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日前表示,尽管欧盟开始了反补贴调查,但比亚迪仍将继续推动在欧洲市场的强劲增长。“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透明的管理和对信息共享持开放态度,所以我们并不担心欧洲正在进行的任何调查。”
欧盟的保护主义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9月中国出口汽车50万辆 ,同比增长39.4%;1-9月累计出口汽车371万辆,同比增长64.4%。这当中新能源汽车年内累计出口124.63万辆,同比增长87.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表示,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累计出口87.24万辆,到今年预计的450万辆,十年增长了416%。
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体现在国内市场是自主品牌疯狂抢占合资品牌市场,体现在海外市场,新能源车型也是非常热销,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已经威胁到了欧洲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的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例从2018年的5.7%升至了39.1%,超过了亚洲和北美市场。
崔东树表示,中国近两年在欧盟市场迅速增长,尤其是随着芯片短缺的影响,欧洲车市供给不足,中国汽车产品在欧洲靠超强的质量价格比获得很好的市场认可。
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理由很牵强。事实上,目前欧盟各国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给予大额补贴。例如法国,车价不超过4.7万欧元,最高可获得5000欧元购车补贴;再例如德国,对售价4万欧元及以下车型补贴额度最高为6750欧元。
而欧盟反补贴调查一旦启动,一般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因查不出重要补贴或其他原因,终止调查;二是经调查发现虽有补贴但没有损害等,不采取反补贴措施;三是经调查发现补贴、损害等,征收反补贴税。一旦欧盟委员会决定征收反补贴税,一般会连续征收五年,且每五年都可以通过日落复审程序继续征收五年,直到无人在乎这个特别关税。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已经开始刺痛欧盟的神经。面对欧盟的发难,中国车企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化险为夷,保持高速发展节奏。从长远来看,欧盟此举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影响更大,其目的或在于让中国品牌止步于试图打开欧洲市场的初级阶段。
中国车企不惧调查
由于此次调查涉及到的公司众多,欧盟方面最终选择以抽样的方来进行调查。若欧盟在抽样调查中发现“补贴证据”,将计算出相应的“平均反补贴税”,这适用于所有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不只是中国品牌,还包括在中国生产的大众、特斯拉、宝马等。
此次抽样选择的三家车企有代表性:上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也是目前出口量最多的汽车集团;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头部代表;吉利通过收购全球知名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产业布局,而且与欧洲车企与市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虽然三家车企均表示积极配合,无惧调查,但也暴露了欧盟对于中国电动汽车的排斥,同时也是其想保护欧盟自身汽车产业。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个人社交账户透露,对于欧盟反补贴调查,长城汽车已经于11日第一个提交应对材料。穆峰称,公司需要一个公平的、开放的贸易环境。同时,以长城汽车体系化的竞争实力,公司有底气在全球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傅聪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补贴调查是“不合理且令人遗憾的”,他表示,欧盟未来不应采取任何可能惩罚中国清洁技术产业的贸易措施。
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中企在积极应诉、抗辩的同时,还需继续在中国整体供应链基础上着力提升竞争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力量,进而减小市场保护主义行为带来的市场壁垒影响。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短期来看,欧盟反补贴调查确实会影响中国品牌在欧盟的发展与扩张,但从长远来看,此次反补贴调查也为中国车企出海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想真正成为汽车出口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出海不断刷新纪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车企出海现阶段还是“赔钱赚吆喝”,销量和利润无法做到平衡,仅仅是为了出海而出海,形象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某传统车企海外负责人表示,除了在海外建厂的那些车企,其他只要单靠运输过去的不论是定价抬多高都是亏本卖,不仅仅是算产品物流的成本,背后隐藏的人员成本支出也很大,出海业务也是为公司品宣服务。
长城欧拉出海负责人就曾表示,近几年欧拉每辆车平均出海运输费用已从5000元上涨至15000元,达到了平均售价的10%。若在加上当地宣传、经销商与人员的费用,出海的利润应该是很难达预期的,这也是为何长城汽车快速在海外市场建立工厂的关键因素。
从大众与丰田等国际车企的全球化经验来看,把车卖到全球各地需要的是,一整套的长期投入方案,其既要适合当地市场需求,又要保证企业利润,这才是汽车出海的最佳状态。这其中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将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产业输出包含产品、技术、品牌、产业链等全套“研、产、销”本地化能力体系,而国内自主品牌可能需要5-10年才能建立完善的产业输出能力。
不过对于很多自主品牌来说,自建工厂耗时耗钱,有点得不偿失,现阶段来看,与海外企业合建工厂与收购外企闲置产能是更好解决方案,这些外企工厂自动化程度、规范性等都较强,工厂的质量很好。另外也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能够实现较为快速的海外产能置办,长城汽车海外工厂正是其中代表。
同时,零跑牵手Stellantis集团也为自主品牌出海提供了新的出路,未来依托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其它市场的成熟商业布局,将使零跑汽车以轻资产方式实现品牌在全球化市场的影响力,当然这也考验自主品牌的自主研发实力与智能电动技术。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海外市场是巨大的增量市场,特别是在新能源风潮如此高涨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还是可以大有可为的,而中国汽车出口能否一直是世界第一,也取决于中国汽车品牌在出海深度方面的发力程度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欧盟抽查开启反补贴调查 对中国车企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