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传承人杨英才-“水墨荷池”作品获二十届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大奖-银奖
佛山市、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山五彩陶釉技艺传承人杨英才大师制作的“水墨荷池”作品,获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银奖。
2024 年 5 月 23 日至 27 日,由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这场高规格的文化盛会规模宏大,主会场设有八个展馆,展览面积达 16 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超 12 万件,4000 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交易。线下主会场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8 万平方米的场地内设有九大展馆,涵盖文化产业综合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等综合展,以及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展、智慧广电·新闻出版展、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潮玩展、国际文化贸易展等专业、专题展。云上文博会平台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全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数智文博会”。
在此次文博会的“中国工艺创意大赛”中,杨英才大师创作的作品“水墨荷池”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一荣誉,对于创作者杨英才大师来说,是对其精湛技艺和艺术创造力的高度认可。它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杨老师在艺术道路上的继续前行照亮了方向,激励着他不断探索创新,勇攀艺术高峰。
“水墨荷池”作为一件独特的柴烧建水作品,恰似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文化的浩瀚天空中熠熠生辉。它以南山富硒陶土为原料,精心烧制而成,尺寸为 30*32*20cm,大小适中,尽显精致之美。建水口处的荷花缠绕设计,让人不禁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优雅而灵动,仿佛微风轻拂,荷花就会翩翩起舞。建水整体呈现出逼真的荷叶肌理质感,细腻如丝,恰似“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似乎能触摸到荷叶的脉络在轻轻跳动,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独特的柴烧釉为其增添了古朴的气质,韵味十足,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故事。往内部看去,润泽透亮的颜色令人眼前一亮,古朴与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其中。
“水墨荷池”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工艺之美和文化之美,实乃不可多得的佳品。置于案头,如诗中所云“添得窗前一轴画”,可作为精美的装饰;用于茶道,又能发挥其实用价值,为生活增添一份独特的雅致与情趣。
水墨荷池在文博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不仅展现了杨英才大师的卓越才华,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树立了典范,更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南山五彩釉
非物质遗产项目“石湾艺术釉(南山五彩)”的由来:佛山最北的一个小镇南山镇四面环山风景如画,十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感召下,中国陶瓷设计大师杨英才先生怀揣梦想,带着他的手艺带着他的妻子,在南丹山角下东和片区选择一个古朴的小村庄,取名“你哇匠村”开始创业之旅。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阳光照耀下那么的迷人,灵感从这里迸发,石湾传承下来的花釉之种就种在了你哇匠村,风景如画的陶瓷从这里传播开来。
南山五彩釉,以唐代低温三彩的黄、白、绿釉彩为传承,是在汉代低温铅釉烧制工艺基础上,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并制作成功为思路,以土金木水火五行之道为根本,用金属氧化物为着色,以熔块为溶剂,在还原火焰性质下中温烧成,为实现师父闫夫立的理想,作者长期生活在自然生态中,对阳光、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等自然元素变化的感受,通过陶土拉坯成型的器皿或手捏成型的造型或陶板。不断实践中烧制时追求靓丽的釉彩之变化,用五种釉彩浆料随意挥之毫不经意的搭配,在高温窑炉中,在1100度时开始熔融,随着高温不断持续不同色相的釉相互渗透,产生意想不到的釉变艺术效果。
2017年7月三水区区级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同年12月佛山市市级申遗成功。在中国陶瓷历史中花釉装饰是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从唐三彩的花釉,到宋代均窑高温花釉,再到青代石湾广钧花釉,至到民国石湾袁湖记花釉烧制技艺,技艺历经数百年,并延续到至今,五彩釉在三水南山落地生根。实现从三彩到五彩中温釉的飞跃,终于是石湾民国以后花釉烧制技艺得以传承。“南山五彩釉” 已经成功窑变出上百种颜色,常出现色达到30多种,辅之以十多年来积淀下来精妙的技术细节,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以及色彩体系。
可以说,“南山五彩釉”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晶,她的诞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开启了陶艺制作自然装饰工艺的新里程。
传承人-杨英才
1967年出生于钧瓷圣地河南禹县,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艺术釉、三水南山五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华陶瓷大师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佛山市陶艺家协会副主席、材料工艺、柴烧研究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清远市艺术学会顾问。 20岁拜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阎夫立先生为师,学习钧釉烧制工艺。在恩师指点下,求学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雕塑专业。93年毕业后来到佛山石湾拜潘柏林为师进行长期的陶艺实践。石湾公仔传统柴窑烧制技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条件,原窑址已成为繁华的市区。为此2004年经过多地考察,不断同南山镇政府沟通可申请作为柴烧窑的选址之一。保持石湾陶塑的传统技法,并在三水南山镇“土天陶”开建柴窑。 作品《晨》被中国文化部收藏,《法》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蚀》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达摩禅坐》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金奖,《龙舟载福》被中国水利博物馆收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非遗之美】传承人杨英才-“水墨荷池”作品获二十届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大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