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一群可怜的德军战俘,
一位喜怒无常的丹麦军官……
当你带上耳机,就能清楚的听见心跳。这是一部配乐极少的安静电影,却让人心情跌宕起伏。
8月10日22:23电影频道播出的《地雷区》,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更是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摘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乐”两大奖项。
赎罪,他们成为“活体探测器”
沿着丹麦西海岸,大约有220万枚地雷,超过整个欧洲其它地区的总和。
在二战期间,为了预防盟军在日德兰半岛登陆,德军埋设了这些地雷。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英国军方与丹麦政府协调,宣布部分德国战俘为志愿人员,被派往丹麦清除地雷,电影《地雷区》正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
德军战败后,2000名留在丹麦的士兵成为战俘,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被迫成为“活体地雷探测器”,用于排除沙滩上的地雷,为他们的国家赎罪。
《地雷区》中11个少年组成小队,前往死亡海岸线,他们要一起挖出4.5万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丹麦军官卡尔承诺,只要顺利完成,他们就可以回到德国。
少年们匍匐在沙滩上,身体每一下挪动都可能将自己炸得粉身碎骨。他们如果每小时能排除6个地雷,3个月即可完成任务回家。然而少年们将面临的,是幻想与现实的碰撞。
地雷,令人绝望的“战争杀手”
1918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反坦克地雷”,他们将炮弹改装后埋于地下,用于炸毁敌军坦克履带。
二战期间,地雷有了较大发展:战场上,被地雷毁伤的坦克约占所有毁伤坦克的21%,地雷也成了交战各方大规模使用的一种令人绝望的武器。
在《地雷区》中,少年们挖出形态各异的德国制造地雷:这当中有应用广泛的“泰勒反坦克地雷”,炸药被装载于圆盘型的金属盒内,其爆炸威力能损毁二战时期,任何战车的履带。
由于资源匮乏,德国研制出了木质反坦克地雷,由于是木材结构,不容易被地雷探测器探测到,却更易腐烂,对于《地雷区》中的少年而言,这种地雷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类似的木盒地雷由于使用的金属部件很少,地雷探测器很容易错过,盟军不得不使用军犬来搜救应对。
片中出现的木桩地雷,可以安装在木桩或者树枝上,有包括推拉在内的三种不同的引爆方式。
德军二战中最著名的地雷之一“跳雷”,生产数量多达193万颗,给盟军造成了严重伤亡。一旦踩到或者绊到它,地雷就会从土里或者地上跳起,0.5秒后发生剧烈爆炸。
地雷,作为一种静止的防御武器,看似被动,却淋漓精致地阐述了《孙子兵法》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的概念。除《地雷区》之外,英国电影《卡贾基》,伊朗电影《乌龟也会飞》中都对地雷这种“战争杀手”有所涉及。
冲突,不止埋在沙土之下
丹麦,这个童话般的国度,曾被德军仅用一天时间攻下,占领控制近5年。《地雷区》中军官卡尔和所有丹麦人一样,对德国人的罪行深恶痛绝。
在充满死亡气味的沙滩下,4.5万颗地雷,也埋藏在人心和人性的深处。这部战争片,并未贬低哪个国家及其人民,也没有试图挑起新的仇恨,相反,影片正是由德国和丹麦合拍,这恰恰表达了影片反战的核心思想。
《地雷区》中设计的6次地雷爆炸,除了展现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外,也再现了戏剧化的冲突,推动了角色的转变。
每一次爆炸促使着军官卡尔与少年们的关系逐渐变化:第一次威廉被炸后,卡尔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第二次当双胞胎哥哥被炸时,卡尔为他打了一针吗啡,已是眼中含泪;而此后对于德国少年们,卡尔内心又经历重返对立——开始摇摆——怜悯救助的情感波澜。
卡尔对德国人有着痛彻入骨的仇恨,但他从这群少年身上明白,面对战争,每个人的立场不是个人能决定的。
这群少年相互关照、喜爱踢球、想念家乡,也会奋不顾身地营救丹麦小女孩,和丹麦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没有区别。
《地雷区》聚焦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结尾更是将人性化的力量推向极致,最后仅存的4个少年能否回到德国?今天22:23来电影频道寻找答案!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电影频道8月10日22:23播出二战电影《地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