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笔记达人 | 天朗明月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青羊
内容来源:酷学院与钉钉联合主办的「酷绚组织力|2023开年第一讲」。
分享嘉宾:安秋明,Kbuyer(知识买手)创始人,原支付宝大学、淘宝大学负责人。
数字化
笔记君说:
从去年到今年,“数字化“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火。
很多人说,数字化时代到来了,公司和员工不懂数字化,不会用数字化工具,就要被时代淘汰。
数字化是什么,数字化工具怎么用?
这篇文章用实际的案例,从业务和组织的角度给你讲一讲。
一、数字化,推动业务发展
1.案例:高端家电零售导购
分享一个家电零售行业的案例。
我们知道,传统家电行业的售卖渠道,以线下卖场为主,这几年也开拓了线上电商渠道,但在“数字化营销”转型过程中也面临挑战。
2021年,我去大湾区“高端家电品类”门店走访。
高端家电的客单价高,推行“套系”化售卖方式,即冰箱、空调、洗衣机组合成一套进行售卖。
走访前我让BI(数据分析岗位)拉了整个大湾区门店业务的基础数据,了解了导购的人均产能。我发现一线导购月平均产出2-3套,一套的客单价在5-7万,但有个金牌导购特别厉害,一个月的业绩是50套,和一般导购相比,业绩差距将近20倍。
擅长做赋能的人都有一个朴素的管理信念:解构最佳实践原因,通过规模化复制,带动业务发展。
所以,我们到了他所在的门店,跟他聊天,看看他到底做对了什么?先说下这个人的画像:36岁,家电行业7年销售经验,转到高端家电品类1-2年,也是个资深导购。
我跟他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他跟我讲,安老师你知道吗?今天做业务很难,像广深、佛山、惠州这些城市中,处在地段不错的国美、苏宁、五星电器等门店,平均每天自然进店的客流,说出来可能会吓你一跳,工作日加周末不超过10个人,那种坐在家里等着客人上门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人都必须拓客。
我非常震惊,如果按照每天自然积淀连10个流量都没有,这个生意怎么做?
我问他,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他说,我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发现家电跟房子高度相关,跟房子有关的场景最直接的就是买新房或装修,所以就主动去周边的装修公司,跟他们的设计师聊天,让他们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帮我带货,沟通后效果不错,平均4个设计师会有1个给我带来客人。
接着,我问,新客和老客的业绩占比如何?
他说,包括老客复购和转介绍,一定是老客多。当时我有点不相信,因为我们买家电都是默认好评,很难会给导购介绍客户。
我问,你是不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让这些客户对你满意?
他说,安老师,今天让客户满意是不够的,必须得让他有惊喜感,惊喜感才能触动行动,我是将心比心。
过去的模式是去卖场买了一个家电,只要刷完卡买完单,客人跟导购就没关系了。接下来的预约送货、上门安装、售后维修、保养等都是打电话。
我不是,我会跟他讲,只要是从我这里买的,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对接我就好了,我跟周边网点的师傅很熟,像送货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联系我就好了。
比如,我会提前到客户所在的小区,跟物业办好进门条等手续,在小区门口等着送货师傅到小区门口,看着师傅们把家电搬到单元门口,搬进电梯,送到家门口,看着师傅们穿者工装,戴好鞋套,在指定位置摆放好,安装好,如果需要打孔,我会看着师傅都弄好,最后你只需要按下遥控器就可以马上使用。
我听完,很震惊。我说,碰到这么优秀的导购真是太好了,太贴心了!
他说,这还不够,这些只能让客户感觉到好,还没有达到那种惊喜感。他回忆自己第一次买车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他提车时车上盖个大红布,大红布一掀香槟一开,那个感觉太好了。所以,他会给所有从他那儿买家电的客户自费买束鲜花,并恭喜成为他们的高端家电品牌正规客户。
我接着问,新客是怎么做的?他说,新客在零售行业是一个难题,因为像我们这种高客单价的新客,成交周期很长。客户第一次来门店随便看看时,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第一个,专业术语叫留资,即留下客户的联系方式,要到联系方式后要互动。这里有个细节:什么时间做第一次互动?我当时不假思索,第一反应就是当天联系。他说,安老师你可能错了,以我们小样本的经验来看,如果当天跟他联系,大概率你会被拉黑,我们的经验是,最好三天左右后跟他互动一下。
第二个,跟他互动时应该推什么信息?
我说,介绍产品,优惠促销。
他说,我们也总结了。他愿意到线下门店看家电,住得地方不会很远,我们的经验是他住在周边半径5公里内。我们需要对周边半径5公里内的所有小区户型,非常了解。我们给客户推周边小区对应的装修照片,客户非常愿意跟我互动,而且在这种互动中才会有转化的机会等。
他还给我讲了很多细节,特别聪明。比如:在门店里,摆了很多水果饮料,包括一些零食。他说,安老师,这个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点心得,我们会定期邀周边小区的小孩来门店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手段。
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家庭来门店选家电,家庭里的小男孩对家电产品特别感兴趣,东摸摸、西看看,还时不时问一些问题。我用心的解答了小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没想到最后成交了。
所以,我们会定期邀请周边小区的小朋友来门店里玩,这里有吃有喝,我们会讲讲家电的小知识。孩子只要来,大概率家长也会跟着来的,这样,整个流量逻辑就滚动起来了。
2.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当时听完,我感慨,厉害的导购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对企业管理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的成功可不可以复制?
如果个人的素质无法成功被复制,企业是没有办法规模化成长的。我曾经问过很多企业家:个人的成功能不能被组织复制?很多人会卡住,不好回答。
如果成功不能被复制,那我们在做的管理流程和各种梳理,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我们经常说公司业务的发展,就像商业结果一样,你只要做对的事,并且把对的事情做对,大概率会拿到一个好结果。
3. 数字化时代的两种方式
这张用户购物旅程图,是典型的从一个模模糊糊的潜在客户到第一次进店,到跟我们沟通,最后成交,复购的过程。
上面案例中的家电导购为什么成功?因为他不是盲目做的,所有细节的动作都在支撑、推动业务价值链条往前走。
家电导购故事真正有价值的点在哪里?在整个业务流程的重要节点上,提炼出导购为什么这样做?碎片化的经验没有价值,结构化的经验会创造无穷的魔力。
接下来我们再延伸、对比下核心业务节点,导购的细节动作。
数字化时代,在所有业务流程关键节点上都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叫传统经验方式,另外一种叫数字化的方式。
比如目标画像,谁会买我们高端家电?家电导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高端家电和房子密切相关,所以他会跟装修公司设计师聊天,开展异业合作。
传统方式是怎么做的?
管理者听完家电导购的故事后很兴奋,组织一批专家,一天萃取一个优秀导购的经验,这样365天后就会获得365个导购主动拓客、跟谁合作的经验,这个方法当然好,但是效率不高。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比如说,去年我们某个品类的品牌家电卖了100万套,这100万套的客户画像有什么特征?通过建模把这100万人群的特征提取出来,放到几亿甚至是十几亿消费者人群的数据平台中,这样就可能找到高端家电除装修场景外,还可能出现在私人银行、跨境旅游等。
你会发现,你解读到的东西比365天散点的萃取看得更全。这就是典型的经验方式和数字化方式的对比。
再比如,如何把握进店客流?传统的方式是改门头换海报;数字化方式是基于消费者的地理位置进行精准营销,把线上流量转到线下,包括全员营销,做公司产品代言人。
数字化时代,我们都会用到新媒体营销中台,它会源源不断地给一线员工提供大量的“炮弹”,如个性化组合图片文案、视频等,然后快速去影响客户。
今天,请大家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所有关键业务活动,传统的经验方式怎么做?数字化方式怎么做?
4.数字化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我们讲数字化,数字化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阶段,最低级别的数字化叫机器替代人工。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整理资料、数据,让机器帮我们跑。原来需要两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一分钟就出来了。
第二阶段,流程固化最佳实践。
今天的数字化如果不谈最佳实践,光讲数字化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可以想一下20年前,中国企业一窝蜂引入ERP,中国企业真的缺ERP软件吗?绝对不缺,企业是想通过引入ERP软件,把国外优秀制造业的管理经验引入国内。所以说,无论是通过软件引进别人的经验,还是本身拥有领先世界的经验,都是要通过软件固化下来,核心点就在于最佳实践的固化和复制。
第三阶段,数字辅助决策。数字化能不能帮我们做智能决策?这在今天的很多场景都已经实现了,它的中心环节都在这4个字上——最佳实践。
这是我的深刻体会:数字化的本质是最佳实践的规模化复制。
5.复盘
10年前的家电零售行业,导购的个体实践没有这么累,但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员工执行的是业务策略,业务模式调整了,员工的个体实践也一定跟着调整。
今天业务策略变了,能不能摆脱对系统的依赖呢?不能。
今天动业务就是动系统,动系统就是动业务,这两个事情几乎已经咬合在一起了;谈业务就是在谈数字化,谈数字化就是在谈业务,业务在调整的过程中,组织也要跟着变化。
比如导购故事中,你只要从我这里买东西,接下来的送货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通通帮你一站搞定,其实就是在打破传统组织边界。
业务和组织变化的背后是什么?是以渠道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不断被冲击。很多企业的“直营零售”战略为什么变?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态发生了变化。所以,你会发现,同样作为管理者去赋能员工,看到的层面不一样,干预的动作就不一样。
如果做一个反向复盘,你可能看到更多。比如,用户直达战略,不光线下要改,线上也要变,线上线下联动,包括从货的运营到用户的运营等,都要变。我们对数字化系统的期待不一样了,包括组织设计、员工个体实践行为也不一样了。
二、规模化复制经验,提升组织能力
1. 数字化,不只是技术本身
今天我们聊数字化,不能脱离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身。
如果有人跟你讲数字化就是上一个系统、上一个平台,那一定是个假的东西,他只看到了冰山上的表象,没有看到冰山下的真相。
应该怎么做?从数字化大逻辑出发,映射到自己公司。
什么叫业务价值链?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获客、转化、成交、复购是零售企业的核心业务价值链,这是做业务、拿结果最重要的4个环节,我们不妨把这四个业务环节做进一步拆解,看看每个环节到底应该怎么做?比如,做什么才能获客?做什么才能转化等。
2.数字化业务价值链的两种视角
这里有两个视角:
第一,业务视角。一个公司制定目标后,不论是进行简单的物理拆解,还是说把目标背后的策略、路径、里程碑都做出来,你会发现,业务价值链在不断告诉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才能拿到结果,它是通过业务视角进行的。
第二,客户视角。业务价值链通过业务视角去做业务,会忽略客户是怎么想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业务拿结果,会忽略客户的需求是否真的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这就叫做客户视角。
这是亚朵总结的“跟客户见面的12个关键时刻”,拆解的特别详细,就像是过电影一样,把住店客人从陌生客户,到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次、第三次转介绍、复购推荐等一系列场景,都认真做了一个梳理,然后不断评估每个时刻我们做的怎么样?我们应该做什么,从而从第一个时刻走到最后一个时刻。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企业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业务策略是什么。我们很多业务管理者的商业结果不错,但并不清楚自己的业务结果是如何达成的,这叫做“不作为的管理者”。
真正好的业务管理者是什么?是围绕“达成任务目标的业务策略”进行管理,基于业务策略,业务价值链应该是什么?关键业务节点是什么?每个业务节点需要的能力是什么等进行业务管理。
3.管理者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对
数字化工具,能够辅助企业梳理业务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需要的最佳实践者的SOP操作手册是什么?包括围绕这个业务节点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公司内、外部专家在哪等等。
你会发现,家电导购是我们原始的最佳实践样本。但对组织来说,最佳实践的个体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牛人身上一系列的东西萃取出来,然后赋予到每个业务节点上,这个时候它才会变成组织能力。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把散的、点状的经验进行抽离、提炼,然后进行规模化的复制,把它变成整个组织的能力。
三、数字时代,探索最佳实践
1.新职位
每隔一段时间,国家人社部都会公布一批新职业,这里面我稍微做了一个梳理,第一批新职业出现了很多跟数字化相关的职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等;第二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第三批区块链等。
你会发现,数字化对企业的改造和影响已经真实发生了,数字化不是一个虚的东西,而是一个非常实的东西。
面对这些新出现的职位,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数字化时代,有什么玩法?未来的玩法中,需要哪些新的岗位和新的能力?围绕新的岗位你有没有对应的储备?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2.案例:孵化内容营销生态
2016年,我跟淘宝的内容生态一起合作,孵化国内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内容营销生态。
什么叫内容营销?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图文、短视频直播或者直播带货。
当时主播怎么培养?国内的解决方案一点也没有,要课程没课程,要老师没老师,我把当时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直播带货怎么做?
有人说可以请某台的电视购物主持人和大家分享,这个方法不行,因为电视购物是个单向的,无法做到高互动;
图文怎么做?有人说可以找个报社编辑给这些达人培训,但你会发现编辑部写文章的逻辑和带货文案不是一回事。
所以,“无人区”业务的解法还是要靠你自己去做,我最喜欢干的就是最佳实践萃取,还原真实的表态,拉着各行各业有经验的人一起聊天。
① 实践萃取:10W+阅读量标题写法
我当时跟很多图文达人一起聊天共创。他们问我,能不能给大家安排上一个课,如何写出阅读量10万+的文章?当时市面上也没有类似的课程,我说,这也不难,我们一起做一次现场共创,大家把自己手机上收藏的10万+阅读量的文章拿出来,我们一起看下标题,总结下经验。
图里是我当时摘录的很多学员收藏文章的标题。你快速扫一眼,看能不能从里面总结出规律,你会发现,10W+文章的标题基本是采用典型的常识反差型写法。
在业务赋能领域,最佳实践的素材源都是非常鲜活的,而且提炼完之后有高度的还原性。也就是说,你给他一个最佳实践样板,他看了之后可以依葫芦画瓢写出一个质量差不多的产品。
所以,我们就不断找不同的带货达人看他们的经验,稍微入行早一点的,做的稍微好一点的,他身上一定有好的经验可以萃取出来。
② 在场景中,赋能
当你去赋能员工、赋能干部、赋能组织的时候,一定不能空谈理论,还要谈场景中具体的问题,而且要给最佳实践。最佳实践最好不是观点,而是案例、故事中真实有效的实战。于是,我们把碎片化的经验,梳理成了淘宝达人学院早期的课程。
不到2天的时间,有将近有20个嘉宾来分享,虽然我们也知道质量不会特别高,但它的内容是一个形成的过程中。
后来,我们推出的每期课程都出现了排队的情况,明知课程质量不成熟完善,但还有人交钱排队等着要上,这背后是什么?
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在商业世界里,很多时候这个内容不一定有多好,关键是要及时,能代表未来趋势,那很多人是愿意为未来的可能性去买单的。
说到这里,也请大家反问一下自己,今天我做的工作中,有多少是围绕已知问题去做的,有多少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③ 把直播间搬进教室
在已知和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叠加了其他手法。比如,请已经成功的早期学员,把他的直播间搬到教室,这样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观摩实战,依葫芦画瓢,把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话术等,记录并应用起来。
④ 学员帮学员
业务赋能一定要回到真实的场景中区,你要看到物理世界是怎么做的,虚拟世界是怎么做的,一定要沉浸式的体验。没有绝对的老师教你,更多的是要泡到实践者当中,去找最佳实践者,去萃取最佳实践者的经验。
之后,我们带着学员相互走访,从学员中相互汲取力量,我发现很多学员讲的比老师好。
企业转型进入“无人区业务”时,无论你怎么说,总有人愿意支持你、信任你,但一段时间后,必须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很多人开始不相信你了,因为人是抗拒改变的,他会开启自我防御,即否定、怀疑、不相信你,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在推进新业务时,跟他讲道理、怎么做等,都无法达成一致。
⑤ 让成功学员为我们代言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讲真人真事,用真实的事影响他。
上图左边这个小伙子叫詹新达,1982年,浙江绍兴诸暨人,诸暨是中国著名的珍珠之乡,这个小伙子是个典型的厂二代,家里开厂子养蚌取珍珠,上了直播带货班之后受到启发,直播带货,帮忙卖家里的产品,但他做了个小加工,卖的不是珍珠而是蚌。
当你花58、78元把两个蚌买下后,你就在直播间等着,珍珠哥、珍珠嫂子、珍珠妹妹、珍珠妈妈轮流给你开蚌,开蚌的时候会叫你的号,说,宝宝们,来吧,到了你开蚌的时候了,拿起一把刀就开了。这个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在开盲盒的过程中,消费者的心情曲线也是呈现波动状态,这样一个营销方式的变化,影响很大,过去在淘宝店一年的营收大概500多万,他做了直播带货后,半年时间就做了3,000万美金,这个事特别有影响力。
3.数字化渗透的方法
当数字化最佳实践不断渗透到个体和组织时,基本方法论是什么?我总结了3个词:
第一,结网。发动一群人一起解决问题。今天,所有的业务问题千万不要自己闭门造车,要不断去问公司内部有没有最佳实践,行业内有没有最佳实践,把优秀的人结合在一起。
第二,造场。催化智慧链接和激发信念的场域,很多场不一定是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它可能发生在各处。
第三,共振。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改变,不是一个命令下去就会自然发生,都是先从情感共鸣开始,然后到脑袋上的共识,再到大家的共同行动,最后一起获得共赢的结果。
数字时代的卓越企业,一定是践行最佳实践精神的企业,我们要不断反复问自己,这个行业、业务场景下的最佳实践在哪里?
这里,可以有360度看的方向:
第一,向内看。与其盲目向外学习,倒不如问问自己,尤其是大公司、大平台,我们有没有最佳实践?
第二,向外看。假设我们在行业中间,向外看有好几个方向。
比如:
四、总结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未来的发展一定要以最佳实践为中心,请大家记住:
第一, 聚焦业务价值链及关键场景,让业绩增长;
第二,基于业务,梳理组织核心能力,让能力沉淀和传承;
第三,围绕场景和问题做人才发展,解决问题,沉淀能力,发展业务。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发展、人才发展,一定是个永恒的话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意义上正确的东西。
但我想,每个人在实践的路上都会不断积累自己的心得,不断探求最佳实践经验,然后应用数字化的方式复制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化的未来,企业的业务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安秋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新闻资讯综合门户 » 经验一旦结构化,就有无穷的魔力